生物病理切片
您当前的位置 : 首 页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常规生物教学病理标本的制作过程有哪些

2020-08-01 10:47:40

病理科接收到的标本,每一个病例,大小、形态和数量都不一样,一般原则是很小的生物教学病理标本全送于制作切片(如内镜钳取组织、穿刺活检组织和皮肤活检组织等),较小的标本尽量送完(如较小的肿瘤、淋巴结等),但对于比较大甚至很大的标本,不可能对其全切全送地进行切片制作.因此,病理医师必须根据自己的观察、依靠专业知识和经验,尽可能选择能代表病变特征的典型区域切取组织,切取组织块数一般根据病变大小和肉眼观察的形态而定,如果石蜡切片后不能做出诊断或感觉与临床及大体特点不符,还得重新切取组织送检.这个过程病理学称为取材,是病理活检的关键步骤之一.

病理标本

(一)取材时先对标本进行观察并记录

 (1)标本的解剖部位、颜色、体积、质地,有无肿块,肿块大小,是否有包膜,包膜是否完整.附带组织如皮肤、淋巴结等的形态变化.

(2)标本能作切面者应切开,观察切面的颜色、质地、有无出血、坏死、结爷、囊腔.囊腔内有无内容物,内容物的性状.

(3)食管、胃肠道、阑尾等应测馈其长度和直径,观察其外膜、黏膜的颜色,有无粘连等.

 (二)标本取材注意事项

 (1)取材部位要准确,尽量避开坏死组织或明鼎继发感染区,在病变与正常组织的交界处取材,要求切取病变组织及病变与正常交界处组织,其大小一般以1.5cm×1.5cm×0.3cm为宜.

(2)取材应达到一定的深度,垂直切取,肿瘤组织要保证能观看到浸润周围组织的具体深度.

(3)腔道器官取材时应包含管壁的各层,如胃肠道组织从黏膜层到浆膜层;有被膜的标本取材时应尽量包含被膜.

(4)恶性肿瘤标本.要仔细查找淋巴结.并全数送检.

(5)活体组织直径小于0.5cm者,特别是内镜或穿刺活检组织,应将用伊红染色后,用擦镜纸将其包上,以防漏出包埋盒的小孔.

 (6)骨组织标本应进行脱钙处理,直至软化后才能送检;对于骨髓穿刺的组织,可先用10%硝酸浸泡30min左右,然后再包纸送检.

 (7)核查并确保包埋盒上的编号与活检申请单和标本编号完全一致,并将包埋盒浸人固定液内,应避免组织干涸.

 (8)每取完一例标本后,立即把剩余组织全部放回对应标本袋内放人存放处,使用过的取材工具如刀、剪、镊、切板等,必须用水冲洗干净,以免污染和与其他标本混淆.

 (三)取材后剩余标本的保存

 除小标本已经全送于制作切片外,剩余的标本都必须全部放回对应的标本袋内,加足固定液,按照取材时间或病理编号顺序(方便查找),存放在冷藏柜中保存.在保存标本期间,个别病例需要病理医师反复多次切取组织才能发现典型病灶,比如内镜活检发现的早期食管癌、胃癌等,手术切除标本有时通过肉眼观察黏膜病变极不明显,如输卵管妊娠破裂的大堆血凝块内查找绒毛组织等,有时不得不反复取材制片,最后才能做出诊断.一般情况下,取材后剩余的标本,可于病理诊断报告发出4周后,作为医疗废物,由专门的机构焚烧处理.


标签

上一篇:没有了

最近浏览: